2018年11月26日

20181123 研究助理任務回顧

11/23

交辦事項
完成度
進度
翻譯渥太華發展之線上訓練E-TRAINING
進行中

協助COMTESS資料整理
進行中

完成與朱醫師的交接
已完成
已於11/20交接完成

2018年11月19日

20181116 研究助理任務回顧


11/16

交辦事項
完成度
進度
翻譯渥太華發展之線上訓練E-TRAINING
進行中

醫院電訪11月、12月之可能要來之個案名單
進行中
11/20執行、完成後將檔案交給朱醫師。

l   11/20醫院

2018年11月11日

20181109 研究助理任務回顧

11/9

交辦事項
完成度
進度
翻譯渥太華發展之線上訓練E-TRAINING
進行中
第三章
AI應用之PPWER POINT
進行中大綱已修正,需要願景示意圖(已繪好,等修正)
電訪並處理8910月已收案之對象之問卷狀態並追蹤之
進行中
整體個案追蹤成功率約60%,部分個案電話未接,及無時間回應。

l  已修改收案之日期,改為每周二下午 下午張宗訓醫師(11/13開始)
l11/13早上要去整理資料以及知會張醫師

2018年11月8日

AI對於小兒評估工具之應用


AI對於小兒評估工具之應用

1.    評估工具之重要性
評估是了解病患的第一步,可以分為直接觀察或是使用評估工具。臨床迫於時間因素,直接觀察相對盛行。但是直接觀察受限於治療師之經驗,且沒有客觀數據佐證,因此很難量化且不容易說明。評估工具則是基於實證醫學,且能量化的測量方式,雖然普遍有費時之缺點,但是精準度相對提升許多。
2.    小兒評估工具之困難
1.治療師評估時間成本過高、2.不同向度之評估工具整合困難、3.現行工具不見得能完整反應真實情況、4.特定向度量化困難(例如:孩童活動中分心次數,傳統以治療師觀察,可能會得到這次上課有點不專心,但是較難以〝這次上課不專心次數〞表示)5.評估結果應用有限(以往評估結果大多只有利用於治療師與其他專業討論,類似紀錄用途)除了上述的困難之外,亦有現行之評估工具多之標準多非於台灣測試,不同的文化風俗亦有造成失準之可能。再者,若臨床時間有限,評估者間的再測信度,亦有疑慮。
3.    AI之優勢
1.補足傳統評估工具不足:節省分析計分時間成本。
2.增進復健治療品質:利用AI分析病人之狀況,相較於人力更能以數據表示,輔以大數據庫資料,可以明確的知道病人現在還欠缺的能力。
3.利於長期追蹤:整體數據化,進行長期追蹤評估亦可省時省力。
4.拓展評估之適用情境:隨著科技發展,不需要侷限在醫院,可由家長攝影後直接上傳資料庫,即完成評估程序。
除了上述優勢AI資料存放雲端,亦較利於保存與利用。AI分析亦不需要每間醫院皆具完整設備,可上傳至某一主機進行統一分析,分析完成回傳資料即可,利於推廣。
AI可以彌補現有之評估工具之困難。
4.    AI的後續應用
利用AI建立大數據資料庫。大數據資料庫之優點:1.可以藉此增加判讀之精準度、2.可以藉由與同診斷之病患比較,進而得知病患目前能力之百分比位置、3.可繪製能力成長曲線圖,以數據說明病患之進步。
5.    如何延續AI之優勢
AI本身具有持續成長及數據分析的優勢,當大數據庫建立後,亦能有多方向之應用。如:同樣遺傳疾病之病患,分析基因,以解析問題基因的位置;某些治療手法對於某些人們有用,但是對另外的人們沒用,可以分析病患特質的異同,使的治療手段更加明確。

2018年11月2日

20181102 研究助理任務回顧


11/2

交辦事項
完成度
進度
翻譯渥太華發展之線上訓練E-TRAINING
進行中

合併ADOC使用方法與發展方法
完成

修改COMPACT的寫作
完成

電訪並處理8910月已收案之對象之問卷狀態並追蹤之
進行中
整體個案追蹤成功率約60%,部分個案電話未接,及無時間回應。
AI應用之PPWER POINT
進行中
目前抓出大綱、準備寫文稿與細節
l   11/6下午醫院
l   11/7醫院

2018年10月26日

20181026 研究助理任務回顧


10/26
交辦事項
完成度
進度
翻譯渥太華發展之線上訓練E-TRAINING
進行中
先以條列式讓老師過目。
合併ADOC使用方法與發展方法
進行中

修改COMPACT的寫作
進行中

電訪並處理8910月已收案之對象之問卷狀態並追蹤之
進行中
整體個案追蹤成功率約60%,部分個案電話未接,及無時間回應。
整理1031預計追蹤之對象
未進行
預計10/30執行
l   10/3010/31醫院收案

AODC使用流程


Aid for Decision-making in Occupation Choice(ADOC)之使用流程

1.初始畫面(圖一),打開APP即會進入此畫面。接著輸入治療師個人之帳號密碼以登入ADOC系統。


(圖一)



2.輸入治療師的個人帳號密碼後進入病患的個人資訊畫面(圖二),包括名字、年齡區間(10年為單位)、性別、疾病。點選疾病,可以選擇常見之疾病清單,亦可自行輸入疾病名稱(圖三)。亦可在此頁面選擇已輸入過之病患個人紀錄。


(圖三、點選Disease後、疾病預設清單示意圖。)



3.病患個人資料創建完成之後,畫面則示8大項共95張圖片,代表常見之日常行動。病患可以從95張圖片中選擇最多20張圖片代表對自己重要的日常活動(圖四)。全部選擇完成後可將這些活動依重要程度分級(圖五)病人的選擇步驟結束以後,治療師亦執行上述步驟。



(圖四、若病人覺得上下樓梯的能力對自己而言頻率高且重要時,則點選此圖片。)



(圖五、當病患將全部重要的能力或活動都選擇完成後,系統將病患所選擇的活動,再一次顯示在螢幕上並讓病患可以依重要程度分級。)


4.當病患與治療師都完成後,系統會列出病患和治療師的選擇(圖六),協助病患與治療師討論。討論後從中選出五項雙方皆覺得重要的活動或能力。系統會顯示重要-迫切性方格(圖七),由病患與治療師共同討論這五項活動的重要與迫切性。


(圖六、為病患與治療師討論的系統畫面,共同選出五項雙方皆覺得重要的活動或能力)


(圖七、重要-迫切性方格,可以將五項活動的圖片,放進方格之中並討論其重要及迫切性的程度)


5.當決定這五項活動或能力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之後,病患可依照自己對這五項活動執行的滿意程度給予自己分數(圖八)為病患為自己活動滿意度打分數之示意圖。


(圖八、病患為自己化妝之活動表現打滿意度分數)


6.當上述步驟皆完成後、系統會顯示可記錄之頁面(圖九)。此頁面治療師可以記錄病患選擇之個人理由。如:病患為什麼覺得這項職能活動重要或是病患在這活動上遇到什麼困難。此頁面可印成書面資料,供治療師和病患方便討論。



(圖九、為紀錄頁面之示意圖。治療師可以在活動名稱下方紀錄病患的個人選擇理由)



7.結語:ADOC系統之優勢,為可減少病患與治療師溝通上之問題。以圖片的模式使病患較能確認是否治療師所表達與自己想表達的概念類似,以減少雙方認知上之差異。亦能減少治療師的道具數量,以利治療空間規劃及減少個案分心問題之產生。缺點則是圖片本身註解不夠
,並不見得能完全避免溝通上之差異,以及能及時註解的部分不多,不能完全避免治療師需另外紀錄之狀況。